“建议在当地(广东地市)先上高中,读一个学期,再申请转学(到肇庆)”;“我们是集团化办学,刚好广州有一个中职学校,可以上中职的学籍,然后在普通高中学校里面上高中课程参加高考。”当前,进入招生季,南都记者以家长名义,暗访了肇庆14所民办高中,发现肇庆有民办高中通过“学籍挂靠”“中职替代”“代迁移户籍”等手段规避广东省招生政策,违规跨市招生。
对此,肇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是民办学校准备做的招生“擦边”行为,他们也有发现相关苗头的线索,对于这次南都暗访调查发现的问题,将进行核查后再相应进行处理。

暗访
四所民办高中表示不招收跨地市学生
根据《广东印发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实施办法》,各普通高中学校不得违规跨地市招生,不得违规招收未在本地市参加中考的学生。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严禁招生乱收费和有偿招生。
南都记者此次暗访调查的14所民办高中,主要是根据《关于肇庆市2024年度民办普通高中和专门学校年检结论的公告》中列入年检的14所民办高中学校,其中肇庆市长田学校的招生电话无人接听;肇庆市加美学校、肇庆市四会实验中学、肇庆市致远实验学校、肇庆市华赋实验学校则是明确表示,不招收跨地市学生。
乱象
肇庆市北雅实验学校年检不合格但仍在招生
根据《关于肇庆市2024年度民办普通高中和专门学校年检结论的公告》,其中,肇庆市北雅实验学校的年检结论是“不合格”。
据悉,北雅实验学校是经肇庆市教育局批准成立,广东红云教育集团旗下的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天眼查”显示,该学校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学校官微则介绍,该校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提供5000多优质学位,学校现有专职教师315人。
南都记者致电肇庆四会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教育局没有公布肇庆市北雅实验学校的2025年招生计划。这也意味着,教育部门暂停了肇庆市北雅实验学校2025年的招生工作。
然而,南都记者致电该校的高中招生电话时,招生工作人员则表示,今年仍招收高一学生,招生计划约600人,每学期学费21800元。此外,南都记者在致电该校在网上公布的招生热线时,招生工作人员则是以“兴成实验学校“(兴成,为音同)回复,详细询问后,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雅实验学校和“兴成实验学校“属于同一个教育集团,“兴成实验学校“的校址也在四会市,今年高一仍招生。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0月,肇庆市北雅实验学校曾因为食堂长期拖欠供货商货款被投诉至广东民生热线。来自天眼查的信息显示,目前该校涉诉关系有20起。
以“集团化”办学名义,学生广州中职学籍但在肇庆高中就读
跨地市学生如何就读肇庆高中?南都记者在暗访调查中发现不少学校招生工作人员给出“对策”。
肇庆市衡立高级中学招生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外地考生要来肇庆读高中,可以想办法。“我们是集团化办学,刚好在广州有一个中职学校,我们可以给你上中职学院的学籍,但在这个普通高中学校里面上高中课程参加高考。”另外,该工作人员表示,在学费方面,还可以根据中考具体分数给与相应的优惠。
广宁县钱学森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则表示,可以在广东找个学校帮助学生(异地或者中考成绩没达到最低高中录取分数线)拿到高中学籍,然后高二的时候再转回该校。该招生工作人员表示,“不能保证100%成功,但是去年成功办理了一大批。”
可帮家长代办转户籍手续,费用约1.2万元
乱收费是另一焦点。南都记者在暗访调查中发现,一些民办高中还存在乱收费问题。广宁县钱学森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帮学生在外地先拿到一个高中学籍,然后高二再转学到钱学森学校就读,但是要收取6万多的学籍管理费。肇庆市荣源龙高级中学的招生工作人员则建议家长把户籍迁到肇庆,可以帮助家长代办转户籍的手续,一两个月就可以办理好相关手续,费用约1.2万元;肇庆市碧海湾学校则表示,如果周末学生要留校每天要收取100元的费用等。
有学校暗示“背景特殊”,声称“与政府有合作”
部分学校利用家长焦虑心态,模糊政策表述。肇庆市凤凰三立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暗示“迁户籍到肇庆或可录取”,但强调“今年政策未定”;肇庆博纳实验学校则回避学籍问题,仅称“后续可能有办法”。更有学校暗示“背景特殊”,如广宁县钱学森学校声称“与政府有合作”,以增加家长信任。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则表示,“等中考成绩放榜了,可以再联系我们,来告诉我们考了多少分,分数如果是达到我们要求的,我们告诉你抽时间来一趟。”
回应
肇庆市教育局:已发现招生“擦边”行为线索,将进行核查
针对上述学校存在的招生不规范行为,南都记者致电肇庆市教育局。对此,肇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是民办学校准备做的招生“擦边”行为,他们也有发现相关苗头的线索,对于这次南都暗访调查发现的问题,将进行核查后再相应进行处理。
微评
遏制招生乱象,建立违规办学“黑名单”动态公示机制
肇庆部分民办高中招生乱象,既折射出教育生态的阶段性困境,也为规范招生秩序提供了改进契机。教育主管部门应强化全流程监管,完善民办学校年检制度,建立违规办学“黑名单”动态公示机制,对违规招生行为实行“一票否决”。畅通监督举报渠道,用好大数据监测预警技术,对学籍异动、缴费异常等情况实时追踪。建议试点跨区域联合督导机制,破解地方保护主义壁垒。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须从根本上遏制招生乱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
统筹:蔡雯 董淑云
采写:南都记者 蔡雯 唐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