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如盖送清凉 槐花飘来淡淡香

时间:2025-07-14 08:46:00

西矿街两侧,国槐绿荫如盖。

  时入小暑,太原市沉浸在一片槐花芬芳之中,迎泽大街、南内环街、漪汾街、府西街、西矿街、滨河东西路、桃园路、体育路、长治路、和平路等主次干道上,市树国槐绽放出一簇簇米黄色的小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赋予这座城市特殊的气质。

  在“三晋第一街”迎泽大街(东段)上,市树国槐在人们头顶撑起了一把把碧绿的大伞。市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去年迎泽大街(东段)改造,我市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现状”原则,尽最大努力保护原有乔木,其中最多的就是国槐,南半幅原有305株,成功保留281株;北半幅原有330株,成功保留308株。对确需移植的,工作人员一一为之编号,移植到晋阳湖公园及轨道交通沿线绿地。时至今夏,成功保留的国槐再度开花,枝头一簇簇米黄色的小花如繁星坠落凡间,在深绿的树冠间若隐若现。人们漫步树下,或在树下骑行,都不禁要抬头看一看这满是乡愁的“小黄花”。

  在滨河东西路漪汾街、迎泽大街、管线桥、南内环街匝道处,浓荫如盖的国槐撑起连绵的绿色穹顶。微风拂过,细碎的花朵簌簌飘落,在阳光下划出金色的轨迹。行人头顶、自行车筐中、汽车机盖,都收获了甜蜜的馈赠。在管线桥边的体育场外,满是花朵的国槐树下,老人们悠闲地纳凉聊天,年轻人骑着车子拣阴凉地而过。市民赵大妈弯腰捡拾地上的花朵,手指捻一捻说,“槐花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可以泡槐花茶、做槐花酒,年轻时经常做!”

  迎泽大街(西段)、西矿街、和平路此时也浸在槐花的香气中。早晨,上班的人们在清香中一路前行,偶尔滴下的雨水、露水让人神清气爽。晚间,微风细雨夹杂着槐香,吹过晋机、重机、大众红砖青瓦的老厂房,平添几分诗意。“国槐,对于很多太原人来说,是成长的岁月、是夏日的见证。”重机退休职工张大爷说,在厂里工作了一辈子,在老槐树下来来回回了几十年,“那熟悉的味道,像老朋友一样。”

  国槐在民间素有吉祥、幸福、美好的寓意,作为北方乡土树种,我市千百年来都广泛种植,比如狄仁杰文化公园的国槐,相传为唐相狄仁杰母亲亲手所栽,距今已1300多年;东社街道王家村古槐公园内国槐,经鉴定为周槐,树龄已有2300余年。因在其体内又长出一株子树,周围居民称之为“母子槐”。还有营盘街道张家巷内的国槐,天龙山白云观外国槐,晋祠博物馆水镜台东北侧的国槐,迎泽大街下元附近的国槐等,各有传说逸事,护佑一方居民。正因此,我市将其定为市树,代表了太原人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格,展示出太原人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市园林科创服务中心生产科苏亮维表示,国槐是太原市行道树中的骨干树种,全市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多有种植。国槐性强健,具有很强的萌芽力;耐强修剪,更新能力强;耐寒耐旱耐瘠薄,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毒气体抗性较强,是良好的抗污、滞尘、耐烟毒树种,能有效改善小气候。

  炎热夏日,市树国槐用它们婆娑的树影,为太原人撑起一片片阴凉。槐花清香,也成为每个太原人心中一份独特而珍贵的记忆。


太原晚报 记者 刘晓亮 文/摄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