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寻宝——章丘区公益鉴定活动”成功举办

时间:2025-05-10 20:13:00

为提升广大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文物鉴赏水平,倡导民间理性收藏,满足人民群众对文物收藏、鉴赏的需求,5月10日,由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章丘区博物馆承办的“鉴古寻宝”公益鉴定活动成功举办。

据介绍,参加本次鉴定活动的专家为:山东博物馆研究馆员赵鑫桂,济南市博物馆研究馆员崔胜利,以及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鉴定办公室主任、研究馆员卫松涛,副主任、副研究馆员王卫丹,副研究馆员孙华勇5位专家。

早上还未到9点,很多民间收藏者便带着自己的“宝贝”早早地来到博物馆,在活动入口处有序签到,认真签订《章丘区博物馆民间收藏品鉴定咨询申请人承诺书》,并领取号码牌。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进入活动场地就座,满怀期待地等待鉴定环节开启。

10点整,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章丘区文旅局局长宋亦舟主持活动,她在开场时介绍了活动背景与意义,强调此次活动是满足群众对文物收藏鉴赏需求的重要举措,也为弘扬传统文化、普及文物知识提供了平台。

随后,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副主任吕承佳发表讲话。他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发挥中心与章丘区博物馆的社会公益职能作用,宣传普及文物鉴定收藏知识,引导广大文物收藏爱好者科学、理性收藏,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希望专家团队凭借专业知识,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专业、准确的鉴定服务,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文物价值。

接着,章丘区博物馆馆长李芳宣读公益鉴定注意事项。她着重提醒持宝人,送鉴物品不得涉及盗掘、走私等非法来源文物,以及法律禁止交易的物品;活动仅鉴定藏品真伪和年代,不予估价,鉴定意见仅供参考,不具备法律效力,也不涉及所有权及其他商业用途;参与人员需遵守现场秩序,禁止拍照、录像、录音,保管好个人物品。

启动仪式结束后,藏品鉴定活动正式开始。现场近50位市民带来近百件涵盖书画、钱币、陶瓷器、玉器、杂项5个门类的藏品参与鉴定。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们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通过观器形、听声音、触手感、察细节等方式,仔细研究藏品,从造型特征、质地构成、历史年代、制作工艺等多维度进行专业鉴定,并耐心解答藏友疑问,分享文物收藏、保护和鉴赏知识,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本次活动践行“文化惠民”宗旨,既守护了民间文化遗产,又规范了文物收藏市场,同时搭建起专家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增强了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未来,章丘区博物馆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推出更多优质公共文化活动,以多元形式让文物“活”起来,推动章丘历史文化传播,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赵晓林)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