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记者 侯畅 通讯员 杜正泷 济宁报道
7月9日,济宁市兖州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小孟镇坚持做活耕地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技术推广、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四篇大文章,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粮食单产持续提升。
以“长牙齿”硬措施守护沃土良田
小孟镇建立健全“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严防耕地“非粮化”,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改革创新、数字赋能,在重点地块安装高清摄像头20余个,实时监控耕地状况,持续提升耕地保护执法监管效能;持续加强粮食安全宣传教育,通过悬挂横幅、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法规,提升广大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和种粮积极性,营造共同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2.7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高标准机井、沟渠、桥涵、生产路等农田基础设施,竣工后全镇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100%,实现“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
以“全链条”托管服务激活规模效能
小孟镇持续发挥金麦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大个头”经营主体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搭建合作桥梁,将合作社与托管服务商、粮食收购商等主体有效衔接,鼓励经营主体之间通过合资合作、协作联盟等方式,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开拓市场、凝聚发展合力,从“单打独斗”式服务向全程“保姆式”托管服务转型,打造“雁阵式”“梯队化”发展新格局,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延伸服务链条,引导支持专业合作社拓展粮食烘干业务,社员和托管户将粮食烘干后由合作社代存,通过与粮食繁育加工企业建立稳定销售渠道实行订单式销售,带动农户增收10%以上。
以“一站式”技术推广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小孟镇以金麦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推动实施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机械化、玉米茎穗兼收作业、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多项国家级、省市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积极推广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种植一体化、免耕播种、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玉米籽粒收获等12项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120余万亩,推动粮食增产8.8万余吨,实现经济效益1.35亿余元,带动兖州区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65%。
以“废变宝”绿色动能促进单产提升
小孟镇创新实施秸秆离田综合回收利用项目,配置大马力拖拉机、秸秆捡拾机、圆捆打捆机、抓草车等设施设备,将农作物秸秆分级分类进行养殖饲料、食用菌菌包原料、生物质发电燃料等多途径、多方式利用,节约农户收粮成本的同时,显著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发生率和农药使用,便于农户翻耕播种及田间管理,对小麦、玉米等轮作种植粮食作物单产提升效果明显。